- {产品分类}
暂无信息!
微信扫一扫或二维码软件扫描即可快速进入移动微站
(发布时间:2025-04-19) 该信息已被浏览13394次
普陀樟,樟科常绿乔木,高20米,胸径40厘米;树皮淡褐色,小枝绿色,光滑。叶革质,芳香。普陀樟根系发达,具耐旱、抗风等特性。幼苗生长缓慢,5年后转快。花于5至6月开放,11月果实成熟。普陀樟分布于中国东部沿海的丘陵沟谷常绿阔叶林内,是滨海特有的观叶、观果植物。普陀樟生性强健,耐热、耐寒、耐旱、耐瘠,抗空气污染,是庭院及滨海地区园林绿化中不可多得的优良树种。
凹叶厚朴,落叶乔木,高达15米,胸径40厘米,小枝粗壮,幼时有绢毛。产于安徽、浙江西部、江西(庐山)、福建、湖南南部、广东北部、广西北部和东北部。生于海拔300-1 400米的林中。其亚种与原亚种 Magnolia Subsp. officinalis Rehd. et Wils. 二不同之处在于叶先端凹缺,成2钝圆的浅裂片,但幼苗之叶先端钝圆,并不凹缺;聚合果基部较窄。花期4-5月,果期10月。木材供板料、家具、雕刻、细木工、乐器、铅笔杆等用。树皮入药、功用同厚朴而稍差,花芽、种子亦供药用。
紫果槭(学名:Acer cordatum Pax)是槭树科槭属植物,常绿乔木,常高7米,稀达10米。树皮灰色或淡黑灰色,光滑。小枝细瘦,无毛;当年生嫩枝紫色或淡紫绿色。叶纸质或近于革质,卵状长圆形稀卵形,长6-9厘米,宽3-4.5厘米。花3-5朵,成长4-5厘米的伞房花序,总花梗细瘦,淡紫色,无毛。翅果嫩时紫色,成熟时黄褐色;果梗长1-2厘米,细瘦,无毛。花期4月下旬,紫果槭果实幼时紫红色,*具观赏性,秋天叶又变得红艳欲滴,是一种既可观果又可赏叶的优良园林景观树种,可用于庭院、公园及园路两侧景观营造,列植、孤植、片植均可,也可用于盆景制作。 木材坚韧细密,纹理美观,有光泽,是上等的家具良材等。